首页

全国女王群

时间:2025-05-23 16:35:02 作者:国际生物多样性日:中国电科研发系列技术方案守护地球生态之美 浏览量:57086

  中新网银川3月17日电 题:宁夏“守”艺人指尖“塑”百态“寄”乡情

  中新网记者 于晶

  一块泥巴,通过揉、捏、搓、刮、刻就变成了村头聊天的妇女、炕头打牌的汉子、嬉戏玩耍的孩童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泥塑传承人王永红的手中,这些泥人有了一张张生动的脸庞,或大笑、或低头思考,仿佛有了生命。17日,记者走进王永红的工作室,走进一个由泥土精心雕琢的世界。

王永红的泥塑作品。受访者供图

  “人物的头部塑造,就像做加减法一样,多一步少一步都会让形象发生变化。”与泥塑结缘已有30余年的王永红说道。造型生动的泥人作品铺陈在展架上,诉说着自己的故事,工作室内仿佛回响着泥人们的对话和欢歌笑语。

  作品《开脸》中,一位老妇人拿着丝线,给待嫁的姑娘开脸,老妇人看上去特别慎重,姑娘则一脸幸福;《庄户人》中,一众人坐在大树下、石碾子旁,有的端着碗,有的蜷着腿,有的捂着袖口……王永红说,这些题材,都是她记忆中的庄户人最为本真的样子。

  王永红的“泥塑”来自农村生活。作为黄河边长大的孩子,王永红的泥塑属于黄河泥塑。据了解,黄河泥塑的材料为黄河红胶泥,不加任何辅助原料,通过打碎、晾晒、过筛、泡制、摔打、揉捏等完成精细的炼泥过程,再制作成各种泥塑作品。

  “小时候,没啥玩具,那会儿,捏个泥人都能当个宝贝玩很久。”回忆起童年,今年56岁的王永红记忆犹新,乡下的一草一木,乡亲们淳朴的笑脸总是在她眼前浮现。

  王永红指着桌子上几个泥人小孩,他们或背或扛,或牵着骆驼驮着一捆捆甘草,嘻嘻笑笑的。“这就是我们小时候。”王永红说,以前勤工俭学,经常去山里采中药材,麻黄、甘草、苁蓉等。往昔的情景被王永红以泥塑的方式重现。

  出于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,2006年,王永红开始创作“一个村子的故事”系列作品,她以黄河岸边人物和历史记忆为主题,通过一系列场景式的泥塑作品,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居住在黄河岸边孩子们的生活场景、童趣游戏和街巷市井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一一呈现。

  《村长》《媒婆》《回娘家》《山里娃》《开脸》《庄户人》等一系列作品,具有浓郁宁夏乡土气息,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。未经染色打磨的红胶泥透着质朴的年代感,配上憨态可掬的人物表现的生活场景,瞬间将人们拉回到几十年前的生活情境。

  王永红的农村题材泥塑作品不仅在当地受到欢迎,还走出了国门,先后代表宁夏参加法国、葡萄牙、德国、比利时等一些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活动,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。为传播和传承泥塑手艺,王永红还开设了泥塑课堂,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,让孩子们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。

  “我的梦想是用泥巴建一个老村子出来,以后所有老村子都消失的时候,人们还能通过我的作品,回忆起自己当初的生活,找到独有的那份乡愁。”目前已经做了近2000件作品的王永红说,她会一直做下去,村子的题材永无止境,村子的故事,讲不完。(完)

【编辑:刘湃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省公安厅副厅长,受贿5300多万,获刑13年!

在轮滑马拉松激烈鏖战的同时,2023中国轮滑(自由式轮滑)公开赛也拉开战幕,共设置了速度过桩、花式绕桩、双人花式绕桩、花式对抗、花式刹停共5大项目,29支代表队127名运动员参加比赛,其中8岁至12岁的运动员参赛人数最多。14日进行了速度过桩、花式绕桩、双人花式绕桩三个项目的比赛,韩国队参加了自由式轮滑项目的比拼,获得了青年男子甲组速度过桩的冠军。

上半年中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24.1亿人次

另外,共富工坊还积极开展品牌培育工作,在发现优质的品牌“种子”后,与当地共同成立农业合作社,通过精心包装和策划,赋予农产品更多价值。例如,由共富工坊与高楼民族村共同打造的“走出畲村的雷阿蛋”,成功入选了2023年“瑞安有礼”十佳旅游商品。

中国科学院研究团队揭示海洋次表层热浪/冷浪的关键机制

解说】记者了解到,正在享受上门助浴服务的老人名叫王安全,因脑血管疾病常年卧床,无法自主行动,日常的生活起居都由老伴照料,然而洗澡这一再平常不过的事情,对于王安全及其家人来说,却是一件难事。

台观光产业盼两岸旅游重启 国民党民代称“全力当靠山”

4月12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,国务院近日发布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其中提出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。

沈阳春日千棵桃树渠边绽放

特鲁多与阿塔尔就保护生物多样性、应对气候变化、绿色经济转型、能源安全和关键矿产开发、加强法语文化建设、经贸及科研创新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